法制網北京10月20日訊記者周芬棉 “為了支持企業、銀行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經營需要自主選擇計價結算支付貨幣,跨境人民幣業務從開辦之時,就積極主動落實簡政放權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在制度設計、管理原則、監管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適應開放經濟和市場條件的根本要求。”
  這是央行副行長胡曉煉今日在跨境人民幣業務五周年座談會上提到的。
  胡曉煉稱,簡政放權深化改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在微觀方面,取消了已實現貨幣可兌換項目的事前行政審批、備案、許可、登記等程序,積極探索更加市場化的事中和事後監督管理的新模式,採取實行事後監管和“負面清單”式的管理。由銀行依法自主進行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核,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同時,簡化流程和手續,大幅降低銀行和企業經營的成本和時間。在宏觀方面,已經建立了人民幣跨境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以人民幣賬戶為切入點,建立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全面監測分析評估資金流動狀況,關註潛在系統性風險,註重從宏觀政策著眼維護整體穩定。應該說,簡政放權和管理方式創新大大降低了依法合規經營企業和銀行跨境交易的成本,極大增強了人民幣的吸引力。
  據介紹,目前,與我國發生跨境人民幣收付的國家達到174個,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七大儲備貨幣。截至今年8月,已有166家境外機構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81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試點資格。  (原標題:央行全面實行簡政放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97yubdp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